最近,果哥在了解消费电子品牌动向的时候发现,靠着卖数据线的UGREEN(绿联)即将上市了。果哥想,张清森在创立绿联之初,应该做梦都不敢想,十年后的自己能靠卖数据线实现收入过亿。
那么问题来了,绿联是如何在消费电子中杀出一条自己的“花路”的呢?故事还得要从十年前说起….
2011年,绿联科技在深圳成立,张清森凭借之前自己给厂商代工数据线的业务,瞄准了国内产品质量低廉和国外产品价格高昂之间的空白地带,用一根数据线,打开了绿联的市场。
为了进一步推广产品,11年UGREEN(绿联)搭上国内淘宝、京东的电商快车成功起飞,从此在线上电商这块混得风生水起,并保持至今。
2014年,UGREEN绿联品牌决定,向海外市场发起冲击。截至2021年,绿联出口营业额高达15亿,一跃成为销售冠军。
纵观绿联电子过去十五年间的浮浮沉沉,从电商红利的早期受益者到如今高投入做营销买流量,从卖数据线、充电器等数码配件到如今成为年收过亿的专业品牌,绿联是如何做到不仅在国内顺风顺手,在出海业务上也有声有色的呢?
其实许多消费电子品牌,包括绿联,出海的困难点最大的就是在产品和用户需求不断地在变化。真正理解用户需求,打磨产品,用心进行本土化营销,是决定品牌出海成败的关键。而绿联是这样做的。
产品本身就是品牌基础。通过做好产品提升品牌形象。绿联始终坚持简洁、易用的设计原则。这让绿联的产品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。同时基于消费者真实痛点开发产品:比如当时智能手机盛行,但许多手机国外消费者经常找不到充电口。绿联推出排插+USB充电口,一下子就受到用户热烈欢迎,引爆销售。
针对不同的海外市场推出不同产品策略:在东南亚主要做低价的产品。来到消费能力更高的欧美市场,就侧重于蓝牙耳机、磁吸充电器或者是高端的穿戴产品。
2014年,UGREEN展开品牌全球化布局,早早就进驻Amazon、 AliExpress、 Lazada、eBay、wish等国际平台。并逐步铺开Facebook,INSTAGRAM、TIKTOK等社媒布局。
内容上主要以新品发布、产品卖点介绍、开箱种草视频为主。同时也会转载其他平台上的有趣视频内容及活动计划,互相引流。近期数据最好的一条是通过足球场上的鬼畜表情包二次创作,来展示低电量追不上充电器这个卖点。
创意情景剧:通过模拟粉丝去快餐店吃饭选座碰到“怪人”的尴尬情景,将数据线等产品伪装成麦当劳的薯条等,与消费者的以往认知形成冲突,出乎意料,留下“数据线还能吃?为啥吃数据线”的疑问,从而在粉丝心理留下品牌印象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51069336312193082&wfr=spider&for=pc